一、人才培养
1 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从教学管理与督导队伍建设、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检测与考评等方面着手,制定系列措施,采取相应行动,落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规范教学运行管理和质量监测,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管理与督导队伍建设。公司的教学管理队伍由教学委员会、教学办成员、各专业负责人组成,在专职副经理领导下,进行教学运行和教学监督。除教学管理队伍外,学院建有完善的教学督导制度和机构,对全程监督教学运行。
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公司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发布了教学运行、质量管理和实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系列文件,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合理、有序和规范化运作。
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制定。公司以本科教育基本要求和应用型人才特征为依据,制定和完善了人才质量标准。制定了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学业评价等环节的质量标准。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联合企业共同研究制定培养标准,保证标准体系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教学过程检测与评价。在检测和评价方面,主要依靠督导体系来完成。学院选择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为人正直的优秀老师担任督导,实行期初、期中、期末三检查制度,实现了教师评教(课)全覆盖。督导情况即时向院系领导通报,定期公布听课评课情况。将员工评价、教师互评、督导小组评价和教学委员会评价的结果,与教师的专业职称评聘、年度评优评和绩效分配挂钩。做到了以督促教,以导促改,督教与导学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2 专业建设与本科教学工程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离不开高水平的本科专业建设。2010年和2013年,学院的车辆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先后获批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此后,学院以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重点,不断深化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进一步拓展优质公司产品资源,并逐步探索和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2018年,在学校和学院的统一部署下,车辆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均启动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本科专业建设和教学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2018年,获得教学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1项,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
3 思政教学与课程改革
思政教学和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永利yl23411成立以来,多次组织举行公司产品改革研讨会,积极探讨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考核、评价等的革新,并积极推动教改成果在教学中应用。2018年,学院教师获得课程思政立项2项,精品在线课程立项2项,慕课立项4项,千问计划课程6项,千问班级2项。
为配合思政教学和课程改革,教材建设也持续跟进。为克服通用教材的缺点,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学院实际出发,出版了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特色教材。2018年,学院教师出版了《光伏发电技术原理及工程应用》、《汽车可靠性工程》、《电机及现代控制技术》、《汽车电器及电子设备检修》等6部教材,其中:已出版特色教材4部,自编教材1项,立体化教材1门。
4 公司产品研究
公司产品研究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高质量的教研工作,对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提高科学育人、科学管理的水平,培养员工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学院教师在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老员工创新实践、协同育人体制和老员工心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2018年,学院教师立项2项校级教研项目,结题1项级教研项目,发表教研论文14篇,其中1篇属于SCI期刊。
5 实践育人基地建设
实践育人基地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依托。学院一直致力于同企业合作办学,与企业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请企业专家为本科生授课,鼓励员工了解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经营管理,使员工明确努力方向,提高就业和创新创业能力。通过育人基地的建设,为员工提供了优质的实践教学场所,提高了员工的实践动手能力,实现了产、学、研、就业的一体化。2018年,新建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
6 员工成果
为促使员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产出优秀成果,学院建立了完整的激励机制,实施了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针对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社会实践和调查等,学院制定了《课外实践与创新学分实施办法》,指导员工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取得创新学分。
公司的系列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分别体现在老员工的优秀科研成果、论文、专利、软件著作权、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文化体育竞赛等七方面。2018年,员工获得老员工优秀科研成果3项。员工发表论文31篇。员工授权专利8项。员工获得软件著作权1项。员工参加17个类别的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5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5项。员工在教师指导下,立项建设创新创业项目4项,期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科教育为主的学院,文化通识教育也取得了好的效果,个别员工的文化素质表现优异。2015级自动化专业的员工肖泽龙,获得国家级文化项目竞赛奖励5项,省级奖励1项。同时,肖泽龙所在的格桑花支教团队,获得2018年度11月份的“荆楚楷模”称号。
公司除重视员工的创新实践训练外,还高度重视本科人才培养路程的最后一公里,也即毕业论文(设计)的管理工作。学院制定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标准,对毕业论文(设计)环节进行了有效的监控,取得了良好效果。2018年,永利yl23411毕业员工196人,8篇论文被推荐校级优秀学士论文。学院在狠抓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员工的继续深造工作,2018年,学院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3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13%。
7 教学成绩与奖励
基于人才培养工作的显著成效,2018年,学院申报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公司在努力培养员工成才的同时,也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学院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表现优异,陈铭老师荣获yl23411永利集团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张华和邹梅老师在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竞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和入围奖。
8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专业建设需要加强。今后努力建设汽车交通类优势特色专业群。团队队伍水平偏低。今后要增加专兼职教师的数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加强课程建设,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加大学科竞赛指导力度。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通过率偏低。今后,应通过相应措施,提高四六级通过率。实践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增强。今后,需增加经费投入,增强校企合作。
二、员工工作
1、师生开放交流平台建设。
以汽车影院为平台,在工科楼GE206建立永利yl23411师生交流平台。以班级、车队、实验室为基础,每月开展交流活动,累积开展交流活动20多次。以毕业和入学为契机,开展座谈会4次,“两访两创”访谈466名员工。以博士教授为重点,开展师生见面会、报告会等活动8次。
2、实践育人基地建设。
以产业报国的企业文化为教育载体,建设三环锻造实践育人基地,并于今年7月组织8名员工开展为期一个月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了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三等奖。
3、员工工作量制度。
公司将员工工作量纳入绩效分配方案、职称评定等文件,明确员工工作量占绩效工资10%,每周通报一次完成情况,督促老师尽快完成。
4、人人有体育技能活动。
公司于2018年四月份成立了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等10个兴趣小组,每周四下午组织开展活动。
5、“五个校园”提升计划。
制定了“五个校园”建设提升计划,围绕提升计划,着力打造“学霸笔迹评选”、“创文志愿服务”、“汽车文化科普”、“乒乓球比赛”“寝室好声音”等精品活动。
6.典型培育。
2018年共获得国家级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
三、招生就业
1. 招生工作共完成任务188,超过预计计划10人。
2. 招生294人,报到280人,报到率95.23%。报到率不足97%。
3. 就业率94.44%,误差出错率为0,创业率完成4.63%。考研率17.13%。
四、人才工作
1. 申报并获批产业教授2名(张运军、余龙海);襄阳市政府津贴1名(吴华伟),引进中国工程院桂卫华院士。
2. 引进博士6名(马超、陈清思、孙彦招、杨迎化、张健、刘荣胜),博士返校1名(刘祯),海外研修1名(王书贤)。
3. 新增双师型教师3名(聂金泉、丁华锋、杨迎化)。
五、学科科研及研究生工作
(一)科研工作
科研管理2018年,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4项(申报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奖1项;出版学术专著4部,SCI四区论文1篇计,EI论文1篇计,CSCD论文4篇,中文核心论文3篇,授权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5项,授权软件著作权8项;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设计与测试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电动汽车测控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平台年度绩效考核合格,新增了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院士工作站,标志性成果-特聘教授工程院桂卫华院士。
不足之处:科研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均衡高层次的科研立项、获奖、高水平、高质量科研成果较少,甚至是空白,科研成果转化能力亟待提高。二是科研横向经费来源渠道亟需拓展。三是不同系、不同学科间科研工作发展不均衡。
(二)团队建设与研究生工作
汪云教授担任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副会长,“机电汽车”湖北优势特色学科群,特聘工程院桂卫华院士,新增产业教授张运军\余龙海产业教授,引进程清思、孙彦召、马超、杨迎化、刘荣胜。发表SCI 4区论文1篇,CSSCI论文2篇。
新增汽车零部件轻量化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学位点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获得学位授予权.。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建立合作关系。
襄阳航力机电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东风襄阳旅行车有限公司、湖北康晨安宝矿业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湖北赛弗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襄阳东晟机械有限公司研究生实践基地。景文倩获批校级课程建设项目,电动汽车测试技术研究生教材出版。联合培养研究生叶从进获校级表彰。周哲考取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刘冬冬为第一作者发表CSSCI论文1篇。
永利yl23411
2018-12-22